正易说
金火一颂(后天九宫图)
图片
此为伏羲卦图之数转化为后天九宫数。金火明对应离乾二卦——乾属金,离属火,位于后天九宫东北正位。金火明以乾离象征圣人南面听政之象,故称"圣人垂道"。
水土平对应坎坤二卦(数六八)——坎为水,坤为土,居于后天九宫北东维位。水土平以坤坎象征行军布阵之象,故称"将军运筹"。
洗锄岁功成指乾宫庚申(数九四),庚申属金居西方,对应秋节与锄象,故言秋季收成之农事,象征农夫秋收。
画工却笔雷风生对应震巽二卦(数十五)。天工启示显现于苍空,人工以笔绘成图卷,雷风正位后施行金火互易之政,此即《布图诗》"一张图画雷风生,谁识天工待人成"之意,指戊己方位雷风交变之机。
德符天皇对应艮兑二卦(数二七)。"天"指天心,"皇"指皇心,象征天心月与皇心月的转化,即艮兑之月从天心月蜕变为皇心月。艮兑之德契合天心月与皇心月,形成后天月体。"不能名"暗喻二颂中"吾皇大道"的深意。
"喜好"即喜黄河一清、好一夫壮观;"一曲"指黄河一清与一夫壮观之歌乐。凤为神灵之鸟,常似雏鸟稀少,故瑞凤象征艮兑少男少女。
"鸣"为震之声,震反为艮亦有鸣声,故谦豫二卦皆有鸣象。艮兑乃震巽之反,其成形质因内含雷风之气。后天九宫中宫蕴雷风之气,正位施政时艮兑二少居于中宫胎位,长育为后天之月。
艮兑之山泽即黄河一清(黄河为山泽),震巽之雷风即一夫壮观(大壮卦与观卦为雷风)。山泽清朗、雷风生发构成"喜好一曲",歌咏此景则瑞凤长鸣。雷风乃太阳之气,艮兑为月之形质。日月合朔于二火、三木、六水、九金之中,戊位皇极发律吕之声。震巽之阳与艮兑之月合朔时,律吕声起,此即"瑞凤鸣"之真义。
二颂(金火互易过程)
吾皇大道是皇心生成皇中月的道。"吾皇大道当天心"指天心即洛书中宫之五,后天皇极中心月占据先天心之位而成为皇心月。"气东北而固守"指洛书东北方位的一六三八数直接成为后天河图九宫东北的一六三八数。后天九宫东北方位的一乾、八坤、三离、六坎对应天地日月,其卦象无反易颠倒之变,此即"气东北而固守"之象。"理西南而交通"对应于"气东北而固守"而言,东北固守者乃气之质,西南交通者乃理之作用。后天九宫图中,中央十五雷风作用于西南,南方有二七,西方有四九,形成金火互位之政。十五二七数象征雷风山泽,对应十纪、二经、五纲、七纬之数,形成戊己日月之象。因此东北方位的天地日月固守不变,而西南方位的雷风山泽通过洛书南方四九、西方二七转换为后天九宫的南方二七、西方四九。
庚金九而气盈者指地十己土生出天九庚金这一阶段,象征长时运的生发之象。庚金为太阳光明之象,故月亮承接其度成道而生光明。洛书庚金度数原为九,后天原度数转为四,己土生阳干时庚金复现九数,此乃长时运太阳之气充盈于九而向前推进。丁火七而数虚者指洛书丁火度数本为二,后天原度数仍为二,戊土生阴干时丁火转为七数,此乃月数过盈之象。太阳无消长故气盈则进,月亮有消长故数盈则虚退为二。因此在长时运中,太阳之气盈九前推,月数虚二后撤。太阳之九前推、月之二后退,即洛书南方九推至后天九宫西南九位,洛书西南二退至后天九宫南方二位,形成九二金火互易之局。
化权者,"化"指化生化成,源自三碧之化而为万物种子的雷之作用;"权"指巽卦行权,乃风之作用。"经天地之化权"谓雷风在戊己中宫行使金火互易之权。
风云动于数象=以下言雷风山泽之交互作用也。
风云者,巽风艮云也,歌乐者,兑口之歌震雷之乐也,易理,巽为阴股,艮为阳气而天地相交之象此于己位,地天合道之象也,巽五艮七亦五坤,七地,五纲,七纬之数,故为己位地天之合道也,震为阳体精子,兑为阴体卵子而天地絪缊之象,此于戊位天地合德之象也,十震,二兑,亦十乾,二天,十纪二经之数,故为戊位天地之合德也。
数象者,数乃龟书既济之数而先天也,象乃龙图之未济之象,而后天也,天地以巽艮相动而日月倒逆生成,为先天太极后天无极也,武文者,武乃武功平胃散之甲午甲子之八也,文乃文德养心汤之丙午丙子之七也。
章者,阴体受阳光有文采者也,日月以震兑相章而以一八七为月復而为后天之月也。
喜黄河之一淸者,黄为土色,河为水乃山泽也,山泽之一淸乃后天月之淸明也,雷风之谓,夫之讳,恒言雷风也,壮观者,大壮卦与观卦也,大壮卦雷在天上而亦为大兑也,观卦风行地上而亦为大艮也,故大壮有兑羊之象,观有艮门之象也,大壮观言雷风无形之气在中,而山泽之形显于外,雷风太阳之气山泽月之形也,喜黄河好一夫之一曲,乃雷风太阳之气,在中宫而行日月之政,于西南金火互易,后天山泽之月淸明也。
风三山而一鹤者,"风"指天气下降,与地相交形成阴阳互动,此即巽卦象征之风。"山"为艮卦之阳根,"鹤"对应中孚卦之兑卦为鹤。所谓"风三山而一鹤",即巽卦遇艮卦经三次爻变转为兑卦。在天地圜行图中,巽卦自上天下贯,经二天颠倒成兑(巽股离宫卵子的三段),巽天兑卦为三变,此乃风云变幻之象。
化三碧而一观者,"化"指震卦,"碧"为深青润泽之色,故碧象征兑泽之象。"观"既指观卦艮象,亦为鸟名。所谓"化三碧而一观",即震卦遇兑卦经三次爻变转为艮卦。震卦自地出升,经七地颠倒成艮(震种坎阳精水,艮胎儿的三段),震地艮卦为三变,此乃歌乐篇章之象。一鹤一观即艮兑卦相遇成月象,此因雷风交会而艮兑相遇。
观于此而大壮者,观卦为风地结合显大艮之象,故对应"风三山"之喻;大壮卦为雷天结合显大兑之象,故对应"化三碧"之喻。天地组织结构之卦中,雷风山泽共生:咸卦为泽山交感,恒卦为雷风相薄。坤中含乾故显组织之象(风雷益与山泽损属天包地之圜行,非组织之卦)。
咸恒为收敛组织,咸恒二卦自先天生长跨越后天成果。咸卦所言"礼义有所错",即"礼三千而义一"之意。生长阶段如枝叶纷歧故喻三千,对应夏季生长之礼;成果阶段如籽实凝结故喻一,对应秋季成熟之义。礼三千属先天,义一属后天。
三颂(正易八卦图)
北窓者,北之十乾之辟户也,淸风者,乾北之气,应南坤而下降于地为风象,乾为金而后天金淸,故言淸风也,无弦琴者,象震之乐而震之气无形,故曰无弦也,此言乾与震,同居于北也。
东山第一三八峯者,东方之八艮山而兼言,相对方之三兑泽也,次第登临者,登于艮山临于兑泽也,山泽通气故言东西艮兑之相连也。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者,象正东之艮山也,艮为头象而脱巾则举头之象也,壁者地之侧面而艮为土为石,故言不壁也。
自艮而南望则有巽坤,巽为长木故曰靑松,坤为偶土故曰短壑也,此言坤与巽同居于南也。
西塞山前者,西之兑泽而兼言相对方之八艮山也,山泽通气,故言东西艮兑之相连也,白鹭飞者,合兑鹤艮观而言也。
懒摇白羽扇者,四九之坎离也,四九金为白,离鸟名,坎之习为鸟数飞,故言羽也,坎离相易,震巽相易,雷风之气动,坎离之羽,此摇扇之象也。
俯瞰赤壁江者,二天七地也,二七火为赤也,江者天地之气相通则,为涉大川之象,故曰江也,壁言地之侧面,二天之江流于地之侧面,此赤壁江也,俯瞰者天之向地也
赤赤白白者,二天七地与四坎九离,交互之谓也,学仙侣者,儒佛仙真道,雷风恒则学仙侣者,雷风也,正易之中宫,有二天七地之赤赤,四坎九离相易之白白,又雷风相易,此雷风中位正易之象也,雷风之中位,乃皇极宫而皇极宫有律吕声,此雷风吹箫之象也,雷为乐器之箫,风为吹也,明月者,东西运行之艮兑之月也。
四颂(天地日月之变化)
四九二七金火门乃古人未解之玄机:洛书南方列四九、西方置二七,此即金火门户之象。九为太阳精魄,二为太阴形质,洛书以太阳居后而太阴在前,实为晦朔间日月错位之先天格局。先天越渡后天之际,太阳前驱破暗而太阴退守承光,遂成新月始生、后天得主之象,此即金火门户开启之枢机。后天九宫图中西南位九、南方位二,乃太阳临前太阴随后的时空定位,此理古人未曾窥破,故虽读《易》而终未参透易道真髓,。
一六三八分列左右,映射天地日月如洛书定位:一象征天德在北,六承载地气于西,三显日精居东,八藏月魄处南。此四数构成气运东北固守之局,暗合《易纬》所述"阴阳用事而雷风益万物"的能量守恒法则。
古今天地之道在于"今承古变":大地持守亘古之基,而天宇因日月轨道更易焕新为"今之天",此即《周易·大壮》"刚长而动"所喻示的宇宙重塑奇观。而"大壮观"二字正应《观卦》"观国之光"与《大壮卦》"雷行天上"的双重奥义。
今古日月之变为"古日今月":太阳维系固有轨迹,而太阴历经重组蜕变为"今之月",此即东山第一奇峰所示之至妙景象。"七月"既指艮山(七数)主令之期,又暗合《诗经·豳风》"七月流火"的天文观测。《周礼》"周德在兹"与《周易》"二南七月"之语,实为后天九宫二七南位金火互易的预言,彰显周公制礼作乐时已参透时空转换玄机。
夫子之道上承律历下启千秋,其"述而不作"的沉默中已蕴含无极衍化的终极真理。当今时代的金火交易(乾金离火的能量重组),正是《周易·系辞》"变通配四时"的现世印证,暗合《周易·乾凿度》所述"阴阳相薄生雷霆"的宇宙生成机制。
五颂
晦朔弦望,进退屈伸,律吕度数,造化功用,皆日月之政也,立者,日月之政立也。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几乎息,易者日月运行之法则,即日月之政也,乾坤成列者,金火正易也,日月之政立而金火正易,故乾坤不毁而有古今天地,今古日月也。
日月之德,天地之分
天地本无界限,因日月运行而生地上四时昼夜之分,此即源于日月之德而致天地生界。宇宙原初无形空寂,首因日月轨迹衍生十五之数,故天地分野始于十五分刻之理。
八刻十五分之理前已阐明:分化生于虚空无位之处——乾坤生命本源无形无相,先天之乾九坤六、后天之十乾五坤皆符十五之数。此十五数起于无位之虚空,成为时间最初单位之"分"。
一夫之期
三百七十五度者,由四象分体度一百五十九与一元推衍数二百一十六相合而成。四象分体度包含己位的无极体位数六十一、戊位的皇极体位数三十二、太阴的月极体位数三十、太阳的日极体位数三十六,故一期度数中融合一元推衍数二百一十六与四象分体度数六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十六。此五者何以合为周天三百七十五度?因日月运行合德、合道、同宫、同度过程中,五者作用数自然凝结——分则各显其数,合则成三百七十五度之期数。
二百一十六为乾策数,四象分体度一百五十九中与乾策数重复部分需“尊空”。“尊空”即先天数未被采用,仅保留空位以待。
无极体位数六十一:始于己巳位,逆度分张于一六宫之六十数,因无极体位不与乾策数重复,故完整保留。
皇极体位数三十二:先天戊戌一度被尊空,乾甲子至乾己巳的先天六度亦重复,扣除七度后余二十五度。
月极体位数三十:乾甲子至乾己巳的先天六度被尊空,余二十四度。
日极体位数三十六:乾甲子至乾乙丑的先天二度被尊空,余三十四度。
总计尊空十五度(1+6+6+2),故三百七十五度扣除十五度后,余三百六十度为后天周天度数。若仅计四象体位数,一百五十九度扣除十五度后余一百四十四(坤策数),象征阴阳作用之别:乾策数显阳之生发,坤策数显日月交合于无极皇极宫之象。
五度而月魂生申
月之组织
月体蕴含一水之精与四金之质。水精为月之魂,金质为月之魄。月光生成时,水精先承光明,待光渐盛则金质全面受照,故称月魂主生、月魄主成。此机制揭示了月相由新月至满月的能量转化过程——水精初承阳火之光象征月魂萌发,四金质地全面受光象征月魄成形。
五度之理
五度源于太阴之母(月本源的戊位象征),戊在十干度数中对应五,故称五度。月魂生于申位(地支第九)即戊申之位,此方位既代表月亮周期性复位(每月晦朔之交),亦暗合金质能量的再生节点。戊申组合中,戊为土德中枢,申属金象,二者相合映射月亮通过土金相生的能量循环完成自我更新。
申戌亥子午辰巳者,非地上之方位也,乃月面之方位也,月魂生申,初三日者,初三日,月光始生于月表面之西南申方也,月光渐增,回于亥方为上弦,此月弦上亥也,光明又渐增则,自亥方向於中央,月之表面之中央为午方,里面之中央为子方,光明布于中央则,全面皆受光,此月魄之成于午也,此乃望也,望者,月盈而将亏也,月盈而月虚为先天,故望为先天也,自十六日,月光又回于东南方则,西北戌之一边始亏,此月分于戌也,分生空,月于戌,其光空虚,故言分于戌也,光明又渐回于东南巳方则,亏缺之面渐大而于巳为下弦,此月弦下巳也,光明又回于里面则,辰方仅有残光之窟,窟者月光之隐也,此二十八日之月窟于辰也,又渐回于里面则,月光隐于里面之中央,此月復于子也,此乃晦也,晦者月消而将长也,月消而月长为后天,故晦为后天也。
自望日以后,月在日前,故为先迷,而月光渐回于里面而表面冥,月盈而月虚,此先天也,自晦以后,合朔月在日后,故为后得主而月光,渐增于表面而月消而月长,此后天也。于亥上弦于巳下弦,亥巳者,后天日月运行之境界线也,弦者月面之中央境界线也,月之上弦下弦于亥巳之境界,亦后天亥巳,为境界之理也。
月合中宫之中位
中宫者,戊位二火三木六水九金之中,中位者,皇极位也,合朔于皇极中也。
皇极中,有二火三木六水九金,六水九金收敛而会而润是为律也,二火三木,发扬而分而影是为吕也,律吕者,火木金水一会一分为开辟之鼓动运动而生声,此律吕也,一日朔日月合朔之时太阳雷风之气入于皇极中,二火三木六水九金应之而生律吕声也。
日月合朔,发光明与律吕如电气冲激俱发光声也,光明属于目,律吕属于耳,耳目者,聪明也,故人之聪明之原,自日月之光明律吕来也,人之天性自皇极中来合之太阳雷风之气也。
律吕度数
日月合朔后,每日相离之度数为十二度(先天计算则为十二度十九分之七),此即一日十二时辰的依据。
月亮显现光明并生发律吕之声,源于太阳雷风之气的作用。光的作用范围为太阳以外十八度,在此范围内月亮无法显光,唯有超过十八度方能生光。声的作用则限于太阳以外九度,在此范围内月亮发声成律吕,超出九度则无声。此原理基于“阳全阴半”之理:光属阳,声属阴,故声仅及十八度之半(九度)。九度对应九时辰,因此每度合朔日产生九时辰的律吕声,一年十二次合朔共生成一百零八时辰的律吕声,合计九日。
一年中律吕声生成的时长以日计为九日,以分计为一万二千九百六十分。若将此均分于三百六十日,则每日平均三十六分。此每日三十六分的律吕声与人类的言语活动息息相关。
理归本原原是性,理归本原本质即性,性存于乾坤天地雷风之中。理乃阴阳交合调谐作用,即日月合朔之理;本原即乾坤生命元,阴阳在此本源交合,开阖运动生律吕声。万物生则必有性,故本原即性,性藉雷风之气运行于乾坤天地间,此即"天行健"之理。易卦名中含"心"字者唯雷风恒卦一例,象征心性本源与雷风运行相契。
日月合朔生月,月亦含性;
月性显光生辉,发律吕声;
人性源自日月,故具拟光明之天性、仿律吕之言语;
言语即月之律吕,源于天性中雷风之气的振动。
人之天性与神明同源:
天性发语则神明亦相应显声,此即"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之奥义;
神明与人可互通神谕,因共享先天语言维度;
动物因天性残缺,故无言述之能。
时空韵律对照:
月之律吕声每日平均发三十六分时;
人类除职业性言语外,阴阳调和的真言亦循此律,每日平均发三十六分时,暗合日月合朔周期。此机理印证《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的时空共频法则。
宇宙以乾坤生命元为无形恒久之雷风之气,行变化作用,故易学中有"天行健"之理。文王八卦图属长时运之卦图,震居东方、巽居东南,主种子与形质之生长。日月依雷风之气运行,故从长时运过渡至成时运时,雷风居中位司权,行一切变化作用——卦之震巽中位正易、雷风正位用政,皆喻此理。
日月合朔之时,太阳雷风之气作用于皇极宫,生光明与律吕。人类亦具光明天性及律吕般调和言语,此亦雷风之气作用所致。天地生物中,首造者为植物(无天性言语),次为动物(具蒙昧天性及不完整声语),终为人(具明澈天性与音律调和之语)。因人按神之形象所造,故秉与神相通之天性言语。然神亦依雷风之气运行——豫卦(雷出地表)显上帝之象,观卦(风行地上)含神道之理,人类天性言语与神相通,亦是雷风运行之故,。
雷风代天行日月之政,一夫先生承此政任,依天命改名为"恒"。"恒"即雷风,此为"斯儒斯佛斯仙一夫真蹈此"之真义
水土成道天地
乾坤为无形之生命本源,水乃有形之始基。由水生火,水火显形而万物萌芽(木),萌芽生成果实(金)。水火木金共构,生命体遂成于土。天地即无形之乾坤,亦为有形生命之基质,故取有形之始(水)与生命之成(土),称"水土成道天地"。
天地合德则:
日之生成:天得地之中和之气化为离卦,离为日;
月之生成:地得天之中和之气化为坎卦,坎为月。故日月乃天地德性交融之象。
太阳运行之理:
太阳以雷风为动力之气,其性发于雷风。雷风之气恒存不损,故称"性全"。理者,阴阳交合调谐之作用。乾道运行刚健直行,太阳属乾,其阴阳调谐之动能直贯始终,此即"理直"。
太阴消长之律:
太阴消长之数盈满则气虚,此乃长极而消之理。盈极转虚为气退之象,属先天;望月为先天之极,自望后渐虚,月居日前而显盈退虚势,此谓"先天先迷"。消后续长为阴遇阳而调谐,属后天;月居日后故消而渐长,此谓"后得主之后天"
后天之道屈伸
屈而后伸即为消而后长,因屈伸是晦之后月在日后的阴阳交变,故称后天之道。进退之政如月之盈虚,所谓"政"指日月光明的运行轨迹——进退指望月(满月)后行光明之政,月在日前则称为"先天之政"。进退之政表现为月盈月至虚的周期性变化,月盈望月即日月光明之政的施行阶段;屈伸之道则体现月晦消隐后复遇阳气的阴阳循环,属日月一阴一阳交变之理。
潮汐之理
一六壬癸水位北,而宫南之火气炎上,故水性就下,此水潮南天也,火气上于北,此水汐北地也。
水在北火在南,为既济也,水火冲激,水潮南,火上北,为未济也。
月之复之之理,一八七,一者壬水而北也,八者甲木而东也,七者丙火而南也,月之复也,自北方之壬方起而行,如四时之序而东流,自北方行乃水汐北地也,东流乃万折必东也,自东而南乃水潮南天也,月行一八七之经路,自北而东而南则,复于戊申为后天,此乃水火既济兮,火水未济也,即既济而未济,乃太阴逆生倒成之理也。
地一子水万折于归者,子水归嫁之意也,先天子运归于后天丑运则子水之于归乃于丑也故先天月之卯归于丑也。
丁未四月晦,壬寅早,余在香积山梦东方水决溢于南,此豫定之事云,抑阴尊阳,天地间,一阴一阳,无尊抑之偏而人之心法则,向光明避昏暗,故自为抑阴尊阳也,月之光明之政,行于望,望为先天,故曰,先天心法之学也。
调节阳而律度阴,实现一阴一阳的动态平衡,此为性理之道的核心法则。晦日时分,太阴居于日轮之后重生,日月交会达成合朔,完成一阴一阳的终极转化。性体本源发端于雷风之气——太阳依循雷风之气的轨迹运行,故雷风之性与日月阴阳调和之理即为性理本体。人类效法雷风日月的性理作用,使天性如光明般澄明,言语若律吕般中和,此乃后天性理的最高呈现。天地匪日月则空壳,故天地合德,生日月也,日月匪至人则虚影,故天地之道三元,元降圣人也。
大哉金火门
大圣七元君=天地之道三元而元降圣人,则天地人为三元也。日月星辰气影一夫,气影五元门也,则天地合日月星辰一夫为七元,一夫乃元所降之圣人也,故一夫为大圣七元君也,潮汐之变化乃天地日月之政而一夫气影,故特言七元君之政也,天地日月至人亦七元君之政也。
金火门者日月合朔而九二错综之门,乃合朔中宫之门也。
天地出入者两也,日月星辰者四也,八风者八也,亦两仪四象八卦之意也。
天地出入者合朔之中宫有乾坤之戊己也,一夫者雷风之谓也,一夫出入者雷风在中宫用政也,三才者天地人也。
日月星辰者,宇宙光明之所发也,气影者气与光明也。
地轴,自水火轴,变于乾巽之磁气轴,为五元之世,天地淸明日月光华也。
风者阴阳相交之意,日月之中宫有一水四金七火八木二火三木六水九金乃八风也,一夫风者,中位之十雷五风,正位用政也,十无门者,八风与十五,乃自一至十,为十无极之门也,雷风在中位,行无极太极皇极之作用,此十无门也。
日月大明乾坤宅者,言日月生于戊五己十之乾坤宫也,天地壮观雷风宫者,雷风在后天九宫之中位,日月之政生艮兑之月,壮观者大壮观也而雷风大艮大兑之作用也。
先天复上月因中位雷风之政于乾宫,金火互易而为后天皇中月,日生宫者日复之己亥宫也月复戊申日复己亥月在后日在前金火互易,此乃太阳复于,己位月复于戊位,日生而月明,此正明金火日生宫也,二十四节度数,亥月为正和明化者,以亥宫为正月生宫故也。
复上起月
复上起月者,序卦之复卦,为先天复上月也,坤卦以牝马为月象而复卦乃坤受东方太阳之光,故为月象也,自乾至复,为百四十四之坤策数,坤策数之卦受乾大明之光,故亦为月象也,剥卦言,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者,剥之月之消,复为月之长也,复之卦象,为天地之心,故复上月为天心月也。
天地之心者,即果实之核中含仁之谓,震卦象征种子之元初,居于坤阴之中心,故称天地之心。
复上月生于坤震,故取月出东方之理,其影生数为卯八,以其光明出于东方之卯也。
皇中者五皇极之中心也,序卦之中孚为皇极之位,皇极者在无极之中宫而中孚卦,巽兑收敛之内阳得中,故为皇极之象,于中孚后天月生,故谓皇中月也,皇中月生于皇极之中,故其体成数,为自然数之中央之五六,以其在皇极中包五含六也。
多辞者躁人之辞多,巽为躁卦则多辞古人月者,生于巽之月也,此言月体初生于小畜之巽体也。
推衍者,指一元推衍数二百一十六,正伦者谓月生于乾坤父母宫(日月大明乾坤宅);天理者,即父子伦理之理。复上月至未济卦,为一元推衍数二百一十六生长终结,而后在乾坤再生皇心月,此即正伦与天理。所谓"倒",指乾卦太阳倒生、月倒成,先天复上月通过金火互易正明日生宫,符合"不违正伦,不丧天理"之理。
理数以父母子息伦理为天理度数;"安泰父母心"指否极泰来的皇极之心,体现阴阳转化中秩序的回归。此理数体系源于《周易》卦爻推衍,如《三统历》将河图十数(天数五十五)与洛书九数(地数四十五)结合,构建周天三百六十度的时空框架,并通过"大衍之数五十"的筮法规则,形成乾坤策数(乾216策、坤144策)的伦理映射,。金火互易的卦变机制,源自先天八卦震巽相易的方位变换,象征日月运行中阴阳之气的动态平衡,。皇心月的生成过程,则体现了《易纬》"太极元气,函三为一"的宇宙生成论,通过复卦"天地之心"的本体回归,实现天道与人伦的统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下一篇:没有了